产业兴农,品牌强农。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并取得了瞩目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呈现出产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尤其是国际品牌更少的尴尬局面。
为更好地帮助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与众多涉农企业,树立正确的农业品牌意识、掌握切实有效的农业品牌创建、运营与管理方法,由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牵头组织编写的《培育乡村产品品牌》上市热销。
《培育乡村产品品牌》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干部读物系列》丛书中的品牌专著,是中国品牌农业价值战略实践,是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的官方指导书籍。
作者: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丛书由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组编,是组织协调乡村产业发展的国家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本套丛书序言中指出:“本书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案例,是一套集理论性、知识性和指导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据《培育乡村产品品牌》主编之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志辉博士介绍:“我国品牌农业建设多而不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需要对农业品牌化的战略性、系统性、专业性要有深刻的认识,真正做成“品牌强农战略”而不是“品牌形象工程”。
其次,主管部门品牌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保障不到位,品牌创建缺路径、管理运营缺抓手、资金投入不持续。
再就是很多区域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强势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短,导致区域经济产业生态发展不健康。
第四,多数区域品牌顶层设计不科学,管理运营缺方法、缺工具,导致品牌管理架构不合理,地方与企业、农户利益关联不紧密、没有形成合力,品牌附加值不高,使得区域品牌无影响、无引领,未形成品牌赋能。”
《培育乡村产品品牌》一书,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分析了我国农业品牌发展的历史背景,明晰了农业品牌化的战略要义,提出了农业品牌创建的系统性思维,结合我国品牌农业具体实践给出了专业指导;从主管部门、区域产业、运营主体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地方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品牌运营管理方面,给出了地方政府如何支持农业品牌建设的具体意见;从产业健康生态的高度,提出了龙头企业培育的五大路径,包括种养业、深加工、区域资源、文化特色、三产融合等;又从品牌系统管理与落地运营出发,阐述了品牌构建、品牌传播、渠道建设、品牌国际化战略等实效方案。
《培育乡村产品品牌》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志辉博士、中国品牌农业战略推进中心主任刘鑫淼、品牌双定位理论创始人雍雅君主编,都是深耕品牌农业领域20年、专业服务农业品牌的资深专家。
本书力求理论工具化、工具实用化,集中呈现了数十个经典工具模型,解构了全国60余个品牌农业经典案例,涉及全域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以及节事服务品牌等,是广大品牌农业主管干部、领导及企业负责人等品牌农业工作的纲领性必读书目。
作者: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干部读物系列》丛书编委会由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担任主任,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王锋、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一级巡视员陈邦勋、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吴晓玲、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刁新育、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邵建成、中央农办秘书局副局长周业铮、中国农业出版社总编辑胡乐鸣、中国农业出版社副总编辑苑荣等担任副主任,以及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陈建光等15位委员,汇集了国家权威部门的领导,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
文章转载自中国农业出版社,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