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绿茶IPO了

五次冲击IPO后,绿茶餐厅终于圆了上市梦。

5月16日,这家杭州的“初代网红餐厅”成功登陆港交所。截至发稿,他们的市值超过46亿港元。

此次招股,无锡紫鲜、安吉两山、Action Chain、正大食品、华置贸易、无锡合翔、无锡绿联和无锡琴雨等8家基石投资者共拿出约8733万美元。其中,Action Chain为银泰集团创始人沈国军旗下的商业投资公司。

在王勤松与路长梅夫妇的带领下,绿茶餐厅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不仅拥有“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石锅鸡汤豆腐”等热销菜品,同时还在全国开出近500家门店,一年的收入超过38亿元。

随着绿茶餐厅敲响上市的钟声,港股在近期又收获了一家餐饮IPO。与此同时,在上市前持股65.8%的王勤松与路长梅夫妇,身价也超过30亿港元。

夫妻创业,杭州诞生一家网红餐厅

绿茶餐厅的诞生,源于一段美好的爱情。

王勤松与妻子路长梅,便是故事的主人公。在学习厨艺毕业后,王勤松转行做起服装外贸和煤炭生意。直到2004年,按照曾是舞者的路长梅心中的理想蓝图,定居杭州的两人在西湖龙井茶园附近开了一间绿茶国际青年旅社。

在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他们提供的融合菜因价格亲民和口感出众而广受欢迎,甚至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吃饭。最终,王勤松与妻子路长梅决定将旅行社转型成餐厅,并于2008年在杭州开出了第一家绿茶餐厅。

独特的中式传统艺术装修风格,再加上丰富的高性价比中式融合菜,绿茶餐厅凭借畅销的“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火焰虾”等菜品,首家门店曾创下单日14次的翻台纪录,迅速成为杭州餐饮界的“初代网红”。

那个时候,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他们甚至主动将最高翻台率限制在7次。“因为如果翻台率很高的话,你的厨师、员工状态、体力会Hold不住。”王勤松曾直言,绿茶餐厅绝不会通过牺牲顾客体验换取翻台率。

这份用心与坚持,成功让绿茶餐厅被大众点评评为“2009年度最受欢迎餐厅Top50”。随着中餐品牌进入爆发期,他们选择精耕细作的方式,于2010年开始在中国一线城市开设门店,并用数年时间陆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扎根。

经过2年左右的深度接触,出于对绿茶餐厅的品牌和商业模式等看好,瑞士PE巨头合众集团于2017年5月投资了他们超过7000万美元,从而拿到约30%的股权。与此同时,这家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的估值达到约2.33亿美元(约16.78亿元)。

有了海量资金作为后盾,以及PE巨头的投资背书,他们也顺势加快了开店速度。在2016年的时候,他们用了上十年才开了61家餐厅。在获得战略投资还不到20个月,绿茶餐厅的门店数量便增加了39家。

在发展超过20年后,绿茶餐厅成功从杭州走向全国,并最终在港交所上市。与此同时,在上市前持股65.8%的王勤松与路长梅夫妇,身价也超过30亿港元。

坐拥近500家门店,一年入账超38亿元

时至今日,绿茶餐厅已经形成丰富的菜品。

通过以杭帮菜及浙菜为基础的中式融合菜,他们每家餐厅通常提供50至80种菜品,主要包括招牌菜、前菜、汤羹、主菜、素菜、甜品及饮品,人均消费约为50-70元。

除了“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等热销菜品,“招牌粉丝裹虾”“东坡仔排”“绿茶烤肉”“石锅鸡汤豆腐”等人气菜品,也深受顾客喜爱。

面对顾客不断增加的新需求,王勤松会直接带领团队每年进行四轮菜单设计,同时还会根据顾客喜好和销售成绩对菜品进行更换。在2024年的时候,他们就推出了203个新菜品。

为了保证每家餐厅提供的菜品口味一致,绿茶餐厅在食物储存、食物制备、餐厅卫生、食物供应、雇员行为以及员工培训计划等方面,采取标准化运营模式。

这其中的关键便是,将食材的大部分制备过程交给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处理。那么在为顾客烹煮及上菜前,他们只需要在餐厅将对方供应的食品进行相对较少的标准化加工即可。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绿茶餐厅得以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实现门店的大规模复制。2022年底,这家公司的门店数量还只是276家。到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489家。

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他们的收入实现持续增长。翻看招股书,能发现绿茶餐厅的收入,从2022年的23.7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5.89亿元,并于2024年达到38.38亿元。

按照灼识咨询的说法,2024年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如果按照餐厅数目和收入分别计算,绿茶餐厅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收入的快速增加,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变化,这家公司的净利润从2022年的0.17亿元,快速增加到2.96亿元。到2024年的时候,他们的净利润达到3.5亿元。

虽然由于消费者用餐行为发生变化,让他们的翻台率和人均消费金额都出现下滑。不过绿茶餐厅也于2024年加大在外卖业务的投入力度,从而让外卖业务产生的收入达到7.23亿元,同比增加39.8%。

不过哪怕在业界拥有不小的名气,同时身处数千亿元的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绿茶餐厅拥有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加速开店,成为他们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于是,在他们的规划中,准备在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别要开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相当于他们准备用3年时间,要在门店数量上再造一个绿茶餐厅。

一批餐饮IPO,来了

伴随着绿茶餐厅上市的钟声,港股正在迎来一批餐饮IPO。

最近半年左右,包括绿茶餐厅在内,小菜园、沪上阿姨、古茗、蜜雪冰城等已经成功在港上市。与此同时,老乡鸡、遇见小面等也正在朝着港股冲去。

2024年12月,在汪书高的带领下,小菜园从安徽铜陵起步,经过上十年的发展,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最终成为“中式正餐第一股”。在2024年的时候,他们的收入达到52.1亿元,而净利润则为5.81亿元,门店数量也于年底达到667家。

没过多久,总部位于合肥的老乡鸡在2025年1月踏上冲刺港股之路。早在1982年,从部队复员后的束从轩便开始了自己的养殖生意。不过直到2003年,第一家肥西老母鸡店才正式开业,成为老乡鸡的前身。

一转眼20年后,这家公司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1400家。与此同时,在获得加华资本、麦星投资和广发信德的投资后,他们的估值达到约180亿元,成为合肥的明星独角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老乡鸡回购了麦星投资和广发乾和的股份,他们和小菜园上市前唯一的外部机构股东都变成加华资本。能够投中两家餐饮明星公司,并且这两家公司都在同一时间段冲向港股,意味着加华资本对消费投资有着独特的理解。

“我们这么多年一直看刚需的、高频的、民生的项目,因为这就是中国经济现象。”加华资本创始人宋向前认为这是可以管100年的投资逻辑,“除了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边界,另一方面是我们认识到消费行业有基础设施职能、具有利他赋能的能力。”

一个月前,遇见小面申请在港上市,有望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在三位华南理工大学校友的宋奇、苏旭翔、罗燕灵的带领下,这家广州的明星公司上市前累计融资8轮,获得了碧桂园创投、弘毅投资旗下百福控股、喜家德、九毛九等投资者支持,并于2024年底时拥有360家餐厅。

面对2025年出现的餐饮公司上市潮,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认为,这轮上市潮只是2021年餐饮投资热的延续和结果,“完成规范化运营、保持增长、利润良好的公司,加上IPO承诺的时间窗口刚好临近,企业自然会选择上市。”

在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下,近期港股复苏明显。有投资人告诉我,目前港股存在上市窗口期,并且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还有投资人在投中信息、投中网共同主办的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上透露,很多头部券商主动找到他们,认为2025年是有规模利润的细分行业头部消费标的上市的好时机。

或许用不了多久,大家会在港股发现越来越多优质餐饮公司的身影。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