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善意“常青” 澳优用公益行动持续发声

“公益不该是一阵风,而是一棵树,把根深深扎进土壤里,让善意年年抽出新芽……”

9月5日中华慈善日当天,澳优基金会联合新华网共同发布公益宣传片《用爱呵护让善意常青》,呼吁让公益长成一棵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常青树,以扎实的、可追溯的公益行动助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母婴关爱、兴教助学、乡村振兴,还是环境保护、产业帮扶、应急救援,作为乳业头部企业,澳优把公益责任落实到年复一年的实际行动中,沉淀为体系化的机制,用一条看得见的“社会补给链”,诠释了一家企业穿越周期的公益信仰与可持续的社会担当。

关爱母婴健康从“一罐奶”到“一条链”

在刚刚过去的8月,“益起点亮新河”行动再度启动,澳优等企业联合新华网再次向新华社定点帮扶地之一的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捐赠母婴营养品等爱心物资,为当地的母婴群体带去温暖和关爱,为乡村振兴和公益慈善事业贡献力量。

这是澳优作为新华网该公益行动的公益伙伴第四次走进新河。2020年11月,澳优向新河县第二小学等八所学校捐赠价值238万元的物资,推动当地发展教育事业;2022年12月,捐赠零售价值283万余元的婴幼儿产品,助力帮扶当地低收入母婴群体;2023年12月,捐赠市场价值398万元奶粉,累计三次捐赠总额近1000万元。过去三年里,澳优将奶粉、营养包沿着同一条路线持续走进河北新河县,用“营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长期为一个地区注入可自我生长的未来。

对澳优来说,公益没有“完成时”,只有“再出发”。母婴营养健康同时关乎民族未来与国家命运。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要求,今年4月12日,澳优携旗下羊奶品牌佳贝艾特联合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共同启动“佳贝爱孕无忧”孕产妇心理健康公益行,在湖南、广东、四川三省开展了120场孕产妇心理健康公益活动,通过心理健康筛查、育儿知识科普、营养支持等方式,为孕产妇群体提供关爱与守护。

儿童的健康不仅取决于营养,也与教育环境、校园设施息息相关。关注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也是澳优关注的重点。今年5月28日,“六一”儿童节前夕,澳优携旗下婴童营养品牌爱益森联合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走进湖南怀化溆浦县低庄镇中心小学开展“2025爱的童梦巡游记”六一公益行活动,为低庄镇中心小学14个教学点及学生捐赠办公台式电脑、教室壁扇、学生食堂油烟机等亟需物资,活动还设计了系列互动游戏,加强孩子对“防敏先于治敏”的科学认知教育,这也是澳优第四年在儿童节到来之际开展公益助学活动。

打造全国公益共同体多方协同机制成熟

在这些项目之前,澳优已用二十一年时间回答了“公益如何做得更长久、更精准、更有效”。在企业成立初期,澳优就发起“守护第一口奶”“母爱800g”等公益行动;在2013年,佳贝艾特发起了“优爱行动”公益项目,通过联合员工、消费者、经销商、母婴从业人士等爱心伙伴,向低收入家庭、社会福利院等困境婴幼童人群免费提供佳贝艾特羊奶粉和婴童生活物资。

2020年,为深入推进“优爱行动”公益项目,澳优及旗下佳贝艾特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展开深度合作,将持续多年的“优爱行动”公益项目升级为佳贝艾特“中国婴你更美”主题公益活动,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帮扶效果显著。据了解,该项目公益轨迹已遍布全国省级行政区,惠及百万人,累计捐赠营养物资近7万件。

除此之外,面对疫情、地震、洪涝等突发灾害,澳优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通过实际行动捐资赠物、助力救灾。比如,2025年初西藏日喀则发生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澳优旗下荷兰高端进口奶粉品牌海普诺凯迅速响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第一时间联合西藏自治区母子保健协会等爱心组织捐赠生活物资,帮助受灾群众缓解燃眉之急。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乡村振兴和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随着慈善文化的大力弘扬,越来越多像澳优这样的企业结合自身资源投身于公益慈善之路。从“一罐奶”到“一条链”,澳优用自身的行动诠释着对母婴群体的关爱与守护,是推动母婴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的有效路径。

深耕社会公益为公益提供可借鉴“样本”

在实地调研中,澳优发现,西藏等偏远地区母婴营养健康指标仍显著低于全国均值。为提高西藏母婴群体生存质量,帮助西藏儿童健康成长,2017年,澳优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式发起“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项目,在西藏自治区开展孕婴知识科普、学术交流、乡村医生专业培训、物资捐赠、专家义诊等多项公益活动。

2024年,新华网受邀进入西藏自治区对“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进行全程纪实记录,通过对项目参与各方及受益对象多方的采访,见证了澳优公益行动的“落在实处”。

“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项目已开展九年,截至2025年,项目公益足迹遍及拉萨市、林芝市、日喀则市、山南市、昌都市、那曲市及阿里地区等西藏自治区全境,成功发起爱心捐赠59次,举行爱心义诊和学术交流66场,直接培养乡村医生及临床专干1200余人,覆盖母婴家庭7500余户,累计捐赠爱心物款价值近15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在企业公益项目实施上提供了不少可借鉴思路:

公益形式方面,从最初的“物资捐赠–营养科普–精准人群培训”逐步拓展到“物资捐赠–资金帮扶–营养科普–医疗培训(含义诊)–音乐课堂–心理辅导”六位一体的生态式公益形式。

帮扶策略方面,区别于“广撒网”式援助,该项目通过多年全域调研后,转向深度定点攻坚。从2024年起,项目将资源集中倾斜至阿里地区,计划以5年甚至更长周期开展定制化帮扶。

协作机制方面,项目打破企业单点发力局限,构建多主体协同网络,如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全国多所知名医院的临床专家、海普诺凯1897荷天下母婴联盟、西藏自治区母子保健协会等机构与组织,形成了“学术–医疗–在地组织”的铁三角。

可持续机制方面,项目超越短期援助,着力培育本地化可持续力量。通过开展儿科、产科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医疗人员对高危妊娠、新生儿护理、营养干预等问题的处理能力,系统性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长期人才体系建设,为西藏留下一批“带不走、靠得住”的医疗队伍。

澳优基金会:将公益做成可持续的社会支撑

为了更加组织化、系统化、专业化地向社会各界提供长期、深入、有力的扶持与帮助,2019年,澳优正式发起成立澳优基金会,多年来,澳优基金会以“倡导企业公民责任,致力公益慈善事业,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为宗旨,依托澳优雄厚的企业资源和实力,在乡村振兴、救孤助残、赈灾救援、教育助学、营养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持续投入。

通过多种形式、多个领域的公益项目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截至2024年底,澳优已通过澳优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累计捐赠现金及实物价值超过3亿元人民币,受到社会多方肯定,曾获评“湖南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年度社会责任贡献奖”“中国红十字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殊贡献奖”“企业ESG杰出社会责任实践案例”等荣誉称号。

谈及公益事业,澳优执行董事、总裁任志坚曾表示:“企业公益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在立足自身公益实践的基础上,进而激发更多的人关心、支持、参与公益,通过更多公益慈善力量的参与,播撒、传递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3亿元款物、1200余名乡村医生培训、7500余户西藏母婴直接受益,惠及百万人……这些数字经历时间的洗礼,沉淀为可量化的社会资产。可以看到的是澳优把公益从“一次性捐赠”升级为“可复制的社会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生育支持、应急保障提供了企业解决方案。

一次出发,是行动;一直出发,才是信仰。让善良有方向,也让信任看得见归途。面向未来,澳优方面表示,将继续依托自身产业资源优势,通过澳优基金会携手更多社会爱心力量,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生命带去守护和温暖。

(责任编辑:zx028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