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王”赣锋锂业又有新动作了。
9月25日,赣锋锂业宣布为子公司赣锋锂电引入不超过25亿元的增资,以强化其在固态电池和储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公告日,赣锋锂业持有赣锋锂电81.65%的股权,增资完成后,赣锋锂电仍为赣锋锂业的控股子公司。
事实上,在锂行业步入调整期的背景下,赣锋锂业一直在积极应对挑战。近年来,公司持续加码上游锂矿资源布局,近期完成了对Mali Lithium的全部股权收购,实现对Goulamina锂辉石项目的全资控股。
然而,逆势扩张也带来明显的资金压力。为补充现金流,赣锋锂业在近期将通过H股配售和可转债发行募资超25亿港元,主要用于偿债与产能建设。
不过,尽管公司在持续深化资源布局,其业绩仍深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20.74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2025年上半年虽亏损幅度收窄,但仍未扭亏为盈。或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资金压力,才会让赣锋锂业选择为其子公司物色一位投资方。
子公司拟增资扩股25亿元
9月25日晚,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将对子公司增资不超过25亿元。
具体来看,赣锋锂业表示,为增强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公司锂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布局,赣锋锂电计划引入投资人,对赣锋锂电以货币方式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3元/1元注册资本,总增资额不超过25亿元。不过,公告暂未披露具体投资方。
此外,赣锋锂业将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及后续可能的优先认购权。增资完成后,赣锋锂电仍为赣锋锂业的控股子公司,不改变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截至公告日,赣锋锂业持有赣锋锂电81.65%的股权,其他股东包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赣锋锂电是赣锋锂业在锂电池领域的重要布局。公开资料显示,赣锋锂业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公司已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子公司赣锋锂电主要负责锂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模组及PACK系统的生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无人机等多个领域。
其中,在储能领域,赣锋锂电已取得不错的进展。 据财报披露,赣锋锂电推出的5MWh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已成为大型项目关键产品。在中国储能企业国内及全球出货量排名中,赣锋锂电已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全球前十。
然而,在业务拓展的同时,公司也面临行业周期下行的挑战。进入2025年,锂价持续下跌。据民生证券研报,2025年上半年锂产品价格单边下行,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分别为7.5万元/吨、6.5万元/吨,分别同比下降26.1%、38.2%,环比下降0.7%、13.6%。
受此影响,赣锋锂电业绩承压。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赣锋锂电资产总额178.25亿元,负债总额121.24亿元,净资产57.0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02%。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0亿元,利润总额亏损6271.76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为协助赣锋锂电应对当前经营压力,赣锋锂业此前已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根据赣锋锂业4月30日披露的公告,赣锋锂业为赣锋锂电提供总额不超过7亿元的财务资助,借款期限不超过一年,赣锋锂电以其未来收益对借款进行偿还。
“买买买”的赣锋锂业
选择为子公司引入投资人的背后,是疯狂“买买买”对赣锋锂业造成的资金压力。
据悉,赣锋锂业一直在持续推进上游资源端的布局。具体来看,2011年以来,赣锋锂业已先后收购了加拿大国际锂业、阿根廷MarianaExar、澳大利亚RIM、江西锂业、美洲锂业、澳大利亚Pilbara、Bacanora等国内外矿业公司,布局上游矿产资源。
近期,公司又完成了对Mali Lithium 100%股权的收购。根据公告,Mali Lithium 成立于2022 年 3 月,是由 Leo Lithium 和赣锋国际共同出资在荷兰注册成立,主营业务是矿产资源投资与贸易。
回溯至2023年9月,赣锋锂业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以认购新股的方式对Mali Lithium B.V.增资不超过1.38亿美元,用于Goulamina项目的建设与资本支出,并取得其55%股权。随后于2024年1月15日,再以不超过6500万美元的自有资金收购其不超过5%股权。
同年5月,赣锋锂业再次发布公告,赣锋国际拟以约3.43亿美元收购Leo Lithium Limited所持Mali Lithium公司剩余40%股权。直至今年7月3日,公司披露公告称,公司已持有Mali Lithium 100%股权,实现对Goulamina项目的全资控股。
值得关注的是,Mali Lithium旗下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年产能50.6万吨锂精矿已正式投产,产能逐步释放。此举有望提高公司的锂资源自给率,或可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大规模的收购也对公司的资金链提出了“挑战”,公司选择通过融资“补血”。8月26日,赣锋锂业公布了可转债发行计划。赣锋锂业拟发行总金额13.70亿港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净额预计约为13.46亿港元。
同时,赣锋锂业还宣布将按每股配售价格29.28港元向符合条件的独立投资者配售公司新增发行的4002.56万股H股。本次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11.68亿港元。截至目前,H股配售和可转债发行均已完成,合计净募集资金将超过25亿港元,其中40%的资金将用于偿还贷款,30%用于产能扩张建设,还有30%的资金将用于补充运营资本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尽管在锂矿资源方面积极运作,赣锋锂业的业绩仍受到锂行业周期下行的影响。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达52.2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10.26%;2022年归母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205.04亿元,但同比增速已放缓至292.16%。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回落至49.47亿元,同比下降75.87%。
2024年,公司业绩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亏损20.7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降幅达141.93%。这是赣锋锂业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进入2025年后,公司仍未能扭亏为盈。2025年中报显示,赣锋锂业实现营业收入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5%;归母净利润亏损5.31亿元,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掌舵人李良彬
作为赣锋锂业的创始人,李良彬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推动者。
公开资料显示,李良彬于1967年9月出生于江西丰城筱塘乡的一个普通家庭。1986年,他考入宜春师专(现宜春学院)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至江西锂厂科研所,从此投身于锂盐产品的研发工作。
在江西锂厂期间,李良彬凭借较强的专业与管理能力,逐步晋升至科研所所长、溴化锂分厂厂长等职。这段经历也让他对锂行业的市场潜力有了深刻认知。
基于对行业前景的看好,李良彬于上世纪90年代开启了创业历程。1996年,新余市河下镇政府筹建金属锂厂。同年8月,镇政府与李良彬等五位自然人签订租赁经营协议。
1998年2月,李良彬正式成为该厂法定代表人。同年12月,随着国家推进集体企业改制,河下镇政府决定出让金属锂厂,李良彬等人于12月10日签署受让协议。2000年3月2日,新余市赣锋锂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万元。
技术出身的李良彬始终重视研发创新。据悉,早在2005年左右,当金属锂仍是市场主流产品时,赣锋锂业已前瞻性布局电池级氢氧化锂、碳酸锂等高附加值产品,净利润较高,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李良彬的带领下,赣锋锂业在2008年底成功建成国内首创的半自动化电池级金属锂生产线,并于2009年4月投产。这一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动力,并最终助推赣锋锂业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后又在2018年登陆港交所。
如今,赣锋锂业已成功构建了覆盖锂矿资源、锂盐加工、锂电池制造及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布局。据悉,公司锂矿资源覆盖锂辉石、锂盐湖、锂云母等多种类型。2025年公司锂资源自给率预计超5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然而,随着碳酸锂价格从历史高点回落,赣锋锂业股价也在2021年9月达到224.40元/股的历史高点之后大幅回调,实控人李良彬的个人财富也随之缩水。
截至2025年6月末,李良彬持有公司股份3.79亿股,持股比例达18.77%。按9月26日收盘价54.25元/股估算,若其持股数量未变,所持市值约为205.41亿元。
后续,李良彬能否带领赣锋锂业突破行业“寒冬”?
(责任编辑:zx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