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能力国际领先 我国海底“油气动脉”超一万公里 迈向全球市场

9月28日,随着滨海109铺管船将最后一节海管终止封头铺设到渤海南部海域,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跃居世界前列。这标志着我国在海底管道装备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底管道工程是海洋油气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设计、建造、安装和运维等多个环节。由于海底地形复杂,输送介质多为高温高压油气,外部环境恶劣,确保其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极具挑战。通过联合技术攻关,我国掌握了稠油及高凝油长距离多相混输、恶劣海况及复杂地貌下海底管道自主设计安装应急处置及维保等关键技术,并建成了一系列大型施工装备,如3000米级超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01”,作业能力实现了从浅海向超深水的重大跨越。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海底管道工程技术的自主化与国产化进程。2023年,海管计算分析软件和全自动焊接设备实现国产化;2024年,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千米级海底管道自动发球管汇成功投用;2025年,国际首创的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完成海试。这些成就使我国海底管道工程装备技术能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装备技术体系完整性等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

在国内海洋油气工程建设不断推进的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今年,我国海底管道工程海外合作加速落地。7月,“海洋石油202”和“海洋石油295”首次赴文莱参与海底管道施工作业;8月,亚洲首艘3000米起重铺管船“海洋石油201”完成卡塔尔5-2项目最后一条10英寸海底管道铺设;9月,海油工程承建的卡塔尔RUYA项目首条海底管道完成铺设,创造了我国企业在中东区域海底管道铺设速度纪录。此外,海油工程还承揽了尼日利亚、沙特、卡塔尔、文莱等10余个国际海底管道工程项目,累计铺设海底管道超过500公里,创造了多项行业施工纪录。最近,海油工程还获得了约40亿美元的卡塔尔订单,刷新了中国企业在中东区域承揽海洋油气工程项目合同金额纪录。这些国际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动了我国海洋工程企业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合作,为当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