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口头开除”,切勿意气用事

□陈广江

现实中,有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口头通知“回家等消息”“明天不用来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劳动者该如何应对?用人单位“口头开除”的决定是否有效?法官提醒,遇到“口头开除”的情形,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沟通了解情况,并搜集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材料等相关证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11月6日《工人日报》)

职场之中,难免遇到摩擦。一句“明天不用来了”从领导口中说出,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这种情况下,是甩手走人,还是冷静应对?报道中的案例给出了明确答案:意气用事只会让自身陷入被动,理性处理才是维护权益的正道。

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法院近日审理的一起案件显示,一名医院职工因岗位调整与院长发生争执,院长扬言开除,职工回应“开除就开除”。争吵过后,职工继续工作数日,却在未办离职、未请假的情况下突然离岗。医院多次催促其返岗未果,最终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职工主张自己被违法开除,要求赔偿,却接连在仲裁和诉讼中败诉。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